文/林福益
「你愛我,我迷戀他,我利用你,你懷恨我」堆疊出的迷人情節
《惡人》,初看書名只直覺這是一本跟壞人有關的書,而且恐怕是自己看了就會恨之咬牙、破口大罵的那種奸惡之人。原本就是吉田修一書迷的我,還不解為何他的寫作觸角會延伸到直指人性黑暗面的內容時,讀完後終於豁然開朗,為什麼這本《惡人》,會是作者本人坦言出道十年以來的代表作。
文/林福益
「你愛我,我迷戀他,我利用你,你懷恨我」堆疊出的迷人情節
《惡人》,初看書名只直覺這是一本跟壞人有關的書,而且恐怕是自己看了就會恨之咬牙、破口大罵的那種奸惡之人。原本就是吉田修一書迷的我,還不解為何他的寫作觸角會延伸到直指人性黑暗面的內容時,讀完後終於豁然開朗,為什麼這本《惡人》,會是作者本人坦言出道十年以來的代表作。
文/陳蕙慧
時隔兩年,當吉田修一坐在我面前時,我已然能施施然地凝視著他,如欣賞一件美好的事物。
黑色與藍色。這是他給我的整體的印象。
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傳統台式家庭料理,台灣金牌啤酒斟滿了酒杯,還有一瓶紅酒也開了。依舊是歡聲喧鬧的永康街巷弄裡某家小店,我們原班人馬:WJ、小獅、我,一起在冬夜裡以老友相聚的喜悅之情迎接他。
推薦人:張大春(作家)
《惡人》是我過去十年來讀過最好看的小說之一,我甚至讀到哭了出來。
吉田是純文學大獎「芥川賞」出身,《惡人》卻是走大眾路線的本格派推理小說。《惡人》擁有一切推理小說的元素,它有詭計、有陰謀,還有點故弄玄虛,吉田卻把這些元素拉高到人性的層次,模糊了大眾小說與純文學的界線。
文/成英姝
最近常談到日本文學的純文學與大眾文學分野消失的問題,只要聊到芥川賞與直木賞的得獎者每每令人意外,好像應該顛倒過來似的,大家都立刻猛點頭有同感。與其去討論芥川賞的評審拚命往大眾口味靠攏,而直木賞的評審又努力拉抬通俗小說的藝術價值,不如看看日本文學市場上每年出版的大量叫好叫座的新書,其好看、趣味、故事的吸引人以及反映社會問題的深入、細節追求的謹慎、各種環節的細膩,要兼顧小說的通俗閱讀娛樂和人文藝術價值,兩者達到等量高度,是很難的事情,但其中傑出的作品,在追求這種中道上交出的高度,還超過往兩極化發展的作品。
認真說來吉田修一不能算是求作品兼具人文厚度和通俗性的作者,而是有點擺盪的傾向。我認為吉田有很好的創作本能,與其說他某些作品的通俗傾斜是出於市場嗅覺,倒不如說他對一般大眾的社會人際關係敏感。
《惡人》為日本作家吉田修一首度嘗試書寫推理風格的作品,以九州為舞台的犯罪事件,從一名被棄屍於國道旁的女保險業務員述起,藉由時興的手機交友網站為媒介,發展出一部線索繁複交織的多聲帶小說。
善於觀察城市眾生、細膩摹寫身體細節與性格、傾倒出人們內裡罪惡念頭──吉田修一捏製的人物,並不特別服務推理線索,甚至先行揭穿兇手面目,使故事在幽微的辯證中,用各式第一人稱喧譁表現出角色們個別的軟弱,再一步步誘引讀者自行判決善惡。慣讀吉田修一作品者,應可在此書中讀見諸多熟悉元素:勞動者的生活與愁悶、平凡OL的愛與執著、家族間的冷漠與繫絆、日本社會薄脆的人際危局……就像是小說技術的總整理,吉田修一高明地發揮敘事能力,又一次使我們陷入思緒的為難,不知道是否當闔上書頁,走進現實,我們也將成為另一名被邂逅的惡人。(Seiko Matsuda)
──原文刊載於2008.11.18《自由副刊》